史前时期的海淀
距今六七十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祖先——北京猿人即在北京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主要穴居在山洞,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从事采集、渔猎等简单的生产活动。
海淀地区发现的大型古动物化石,说明晚更新世时期本地已经具备良好的生存条件。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约7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海淀区的中关村地区、清河一带,以及田村、白家疃等地,已经有了人类活动。他们摆脱了山洞,使用精良的磨制石器,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家畜饲养,甚至开始制造并使用原始陶器。
夏、商、周时期的海淀
约公元前21世纪开始,北京地区先后进入了夏、商两代。至西周时期,王室封燕、蓟两个方国于今北京以及周边地区。燕并蓟后,都蓟城,北京地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领地。 今海淀一带地处古蓟城西北郊,是北方草原民族同中原农耕民族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战国时期,手工业(主要是制陶业)、商业已经较为发达,表现在:工匠们熟练地掌握了制陶技术;多种金属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并行。并且,海淀区朱房村古城墙遗址夯土层中发现的典型战国时期陶器表明,战国时期这里可能已经开始建城。
秦、汉时期的海淀 两汉时期,北京地区或为燕国、广阳国,或为广阳郡、渔阳郡。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社会经济较前更加繁荣,人口大幅增多。传统的制陶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以红、白、黑等颜料描绘图案纹饰的彩绘陶。陶器造型也很丰富,仿青铜器造型者多附以辅首耳,鼎与壶上配以精美的博山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汉中晚期创烧出一种陪葬用的低温铅釉陶器,并在东汉时期大量烧造和使用。这种釉陶,为唐代三彩釉陶(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海淀区范围内的两汉时期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从南部的永定路到北部的双塔村,从东部的清河到西部的香山地区均分布有汉代遗存。仅海淀区上地一带,就发现了两汉时期墓葬千余座,从发掘出土的大量陶器看,其造型和装饰技法都较以前有明显进步。而出土的为数不少的建筑瓦当,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人口之众多。
魏晋、北朝时期的海淀
魏晋、北朝时期,政治形势混乱,朝代更迭频繁,社会长期处于战乱与分裂割据局面,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和摧残。以陶瓷制造业为主的手工业生产所受破坏尤其严重。这一时期生产的日用陶瓷器种类少,质地粗糙,多为殉葬明器。
1987年在海淀区八里庄发掘的一座三国曹魏时期墓,出土了一批这一时期的典型低温釉陶器。这些反映人们生活和社会现实的陶塑制品,是人们事死如生观念在陶瓷手工业中的反映。按功用分,基本上可以归为四类:一类是人物,如农夫、侍女、厨师和乐舞人等;一类是动物,如鸡、鸭、猪、犬等家禽、家畜;一类是日用器皿,如盘、壶、槅盒等;再一类是建筑,如厕所、仓、井、灶、灯、楼等。这种低温釉陶器的烧造技术承袭汉代,向着后来著名的唐三彩更近了一步。
隋唐、五代时期的海淀 隋唐、五代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唐代,封建社会高度发达,各类手工业均获得很大发展,如陶瓷制造业,不仅出现了创新品种——唐三彩,而且一改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南方精于烧造青瓷的同时,北方出现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类银似雪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新格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唐代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北京时称幽州,虽地处边陲,但属于北方的军事重镇,共享了大唐王朝的繁荣与发展。1991年在海淀区八里庄发掘的唐代王公淑墓和其他地区墓葬出土的唐代文物,为我们了解唐代经济、政治、书法、绘画等,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料。
辽、宋、金时期的海淀 宋代,封建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技术取得不小进步。我国陶瓷制造水平也臻于历史上的高峰,名窑辈出,争奇斗妍,它开创了设置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的新举措,使得官窑、民窑互相竞争、学习,出现了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同时还有以烧造黑釉瓷而闻名的建窑和吉州窑等瓷窑,产品既各具特色,又互相影响。
辽、金等地以陶瓷制造为主的手工业生产,既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也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
辽、宋、金在有战有和的交往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互相产生不小的影响。由于辽曾于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今北京)为南京(又称燕京)以为陪都,金亦曾于1153年正式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宋与辽、金的相互影响尤为显著。 特别是宋王朝的陶瓷制造业,对辽、金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其一是辽、金地区瓷窑主动学习中原名窑的陶瓷烧造技术,其二则是劫掠中原地区优秀陶瓷工匠为其服务。北京地区的很多辽金墓葬中,均发现有典型的宋代文物,这标志着辽金时期北京地区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南北互市贸易在北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海淀区南辛庄地区两座金代墓葬出土的宋代文物,就是很好的例证。
元朝时期的海淀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并统一全国的政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定为陪都。1267年又决定迁都位于中原的中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并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大规模兴建工作。
元代的封建经济得到强力发展。国内市场的统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上元代海上交通发达,瓷器大量外销,使得制瓷业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就窑系而言,景德镇窑青白瓷、磁州窑白地黑花瓷、龙泉窑青瓷、钧窑天蓝釉瓷等各放异彩。尤其是成熟的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烧成,使中国彩绘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为成熟。各种呈色剂的熟练使用,为明清时期五颜六色的颜色釉的成功烧制,奠定了技术与物质基础。
海淀区范围内也出土过一些元代陶瓷器,但本馆藏该时段文物有限,这里展出的是1986年海淀区永定路地区一座元代墓葬出土的器物,透过现有之少量陶瓷器,仍可窥其一斑。
明朝时期的海淀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此时,中国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1421年明王朝迁都北京后,同样大力营建北京城。
此时金山地区(部分属今海淀区)被辟为明十三陵之外的又一处皇家陵寝区,据《日下旧闻考》载:“景皇帝陵在金山口……凡诸王公主夭殇者,并葬金山口,其地与景皇陵相属。”仅海淀境内就不仅有景泰帝的皇陵,还有众多的妃嫔、太子、公主墓葬,并已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实物资料,如珍贵的墓圹志等。
明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陶瓷制造技术、金银加工工艺、玉器制作技艺等方面表现都很突出。
清朝时期的海淀
清朝定都北京后,继续对北京城进行营建。经过明清两朝的共同营建,今日所见之紫禁城格局正式形成。毫无疑问,紫禁城是清王朝的政治活动中心。
然而,紫禁城之外,尚有另外一处政治活动极为频繁的区域,即位于海淀区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
清初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等领域都取得不小的成就。具体来讲,陶瓷制造业、金银加工工艺、玉器制作技艺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顶峰。至清后期则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开始逐渐步入下坡。